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加拿大正式禁用浙江华海制药厂产品!成分致癌、生产不达标!

日期:2018年10月05日 08:12 来源: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作者:佚名

今年下半年,加拿大在全国范围内连续两次召回了该药厂生产的含致癌成分的降压药。

昨天(10月2日),加拿大卫生部再次宣布,将完全禁止相关中国药物制造厂的药物。

因为这家中国药厂在经过检查后,根本不符合生产标准。

1:中国药厂在“全世界”被禁

中国浙江华海制药厂,作为加拿大最大制药公司之一的Teva Canada的供应商,一直为他们提供生产的缬沙坦(valsartan)。

除了加拿大以外,这家中国的上市公司(600521.SH),还向全球十多个国家出口同样的商品。

但是从今年7月起,加拿大卫生部就发现这些缬沙坦,都含有一种可怕的致癌杂质:亚硝基二甲胺(NDMA)。

因此,卫生部连续发出两次产品召回警告,提醒人们不要再继续服用相关药品,并尽快退回。

相关药品也迅速地在全球其他地方如美国、超过20个的欧洲国家及中国市场被召回。

随后在9月13日,卫生部再次发布通知表示,除了亚硝基二甲胺(NDMA)以外,中国生产的缬沙坦还存在第二种同样有致癌风险的杂质:N-亚硝基二乙胺(NDEA)。

值得注意的是,召回事件并不是因为缬沙坦药物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生产过程中掺入了杂质。

随着调查的深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发现,浙江华海制药厂的生产基地并不符合生产规范要求。

其中纯度测试、清洁程序和原料使用等方面都发现问题,FDA检查员在报告中写道:“在检查中他们发现,制造药物的机械上使用的润滑剂和油,并没有达到食品的等级。”

调查之后,FDA在上周五(9月28日)发布警示函表示,美国市场暂时禁止中国华海药业生产的所有原料药,以及使用其原料药生产的制剂产品。

同一天,欧洲药品管理局也表示,将不再授权该公司生产缬沙坦。

直至10月2号,加拿大卫生部发出警告,将全面禁止从浙江华海制药厂进口原材料,除非药品具有医疗必需性。

同时,卫生部正在评估禁用缬沙坦对药物供应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是否采取进一步行动。

由于此前加拿大已在全国范围内召回缬沙坦药物,因此目前没有更多的药物召回通告。

为确保以后不再出现类似的重大药物安全问题,他们也正在与美国和欧盟合作调查。

但介于缬沙坦药物使用广泛,很多患者在不能继续服用此药以后,面临换药的问题。

卫生部也提示民众,如果对药物存在任何问题和疑虑,应与咨询家庭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不要在没有专业人士的建议下自行更换药物。

2:“国民零食”被曝铅超标6倍

一直以来,中国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让中国制造的臭名“蜚声国际”,也让中国商品在全世界深陷信任危机。

阿里曾因为某宝的假货上了黑名单,甚至被冠以"假货天堂"的名号;拼某多因为上面山寨货的横行,被各种自媒体调侃。

前些日子,有一款“国民零食”被曝光铅超标7倍,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款零食大家都很熟悉,它就是佳宝九制陈皮。

上个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抽检通报,发现佳宝九制陈皮产品铅检出值为6.69mg/kg,比国家标准规定高出5.69倍!

检测结果一出,许多人都坐不住了:

目前该批产品被要求召回、下架、分析原因整改!

更让人气愤的是,就在两个月前的7月10日,这款九制陈皮就被查出铅超标7倍。

而当时,这一批次不合格的360袋陈皮,全部卖完了。也就是说,这360袋铅超标7倍的陈皮,已经被大家吃到肚子里去了。

7月份被曝出来之后,佳宝的售后方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陈皮主要原材料是桔皮,极可能是因为土壤有铅造成了水果污染。接下来会全面建立更完善的生产流程和质量的控制机制,来确保所有的产品完全合格,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想不到话音刚落,就被啪啪打脸了,顿时信誉扫地!

不只是佳宝的九制陈皮,今年8月,还有一家广东企业生产的陈皮,也上过“黑榜”。

要知道,铅是已知毒性最大、累积性极强的重金属之一。进入人体内的铅排出来的会很少很少,大量的铅会残留在人体内,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威胁,甚至会出现中毒的情况。

中毒稍微轻一点的会出现失眠乏力甚至头晕的状况,而且会让人食欲大减;中毒较厉害的时候会贫血、腹部剧烈疼痛,甚至会出现中毒性脑病或者是铅性麻痹。

尤其是儿童、老人、免疫低下人群最容易受影响。对幼儿大脑的损害,更是比成人严重许多。

曾经有孩子因为铅中毒,导致性格突变,然而家长却找不到原因。

那为何佳宝这款零食屡次被查出铅超标呢?

据人民网报道,可能是企业在生产时未对原料进行严格验收;也可能是企业为了降低产品成本而采用劣质原料;或是陈皮生产加工过程中加工设备、容器、包装材料中还有铅,导致陈皮被污染。

3:判断食物新标准——不含中国成分

多年来,“中国制造”以其廉价、实用打开国际市场,受到不少国外消费者的好评。但是,这种印象并不适用于任何一类产品,一旦涉及食品类或药品类的产品,国外民众的态度就更是另外一回事了。

据《环球时报》报道,加拿大华裔居民杜女士前往她常去的商店,照例为自己的狗狗买了一袋狗粮。

当她回家后准备打来袋子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包装袋上赫然写着:“No Ingredients from China(无中国成分)。”

不仅如此,这个品牌在亚马逊的销售展示栏中,商品介绍也写了:不掺杂来自中国的任何东西。

在这家公司的官网上,“不含来自中国成分”的文字还特意加粗加黑处理。

杜女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我看到包装时,我感到非常生气,我觉得市场上不应该存在这样的产品。我觉得这个品牌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中国,他们不知道中国有很多好的产品吗?!”

不过该品牌创始人Lucy Postins回应称,这只是品牌对食品安全的控制,是对食品安全的要求。

2007年美国出现大规模宠物食品召回事件,当时许多被召回宠物食品中含有中国出产的原料,自那以后人们就担心宠物食品中含有来自中国的原料。我们不过是想用这种方法表示我们对自己品牌的食品安全负责,即便许多中国客户也希望购买的产品中不含来自中国的成分。所以我们这样标注并不是针对中国或中国人,只是为了更好的为消费者服务。

实际上,这么做的,不仅仅这一家公司。在海外,远不止这一个品牌,强调自家产品不含中国成分。特别是在宠物食品行业,声明不含中国原料,已经几乎成为了行规。

在北美地区的商店里会发现不少猫粮狗粮的包装袋上明晃晃地标注着“没有来自中国的食材成分”(No Ingredients from China)。

下图这个狗粮品牌包装上,清晰地声明没有中国成分,向消费者突出自家产品的安全和可信赖。

这个宠物商店的海报中,也在强调它们不售卖来自中国的产品,让用户放心地去购买他们的产品。

《时代周刊》也曾报道过,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多家宠物商店下架来自中国的产品。

澳洲婴幼儿食品品牌贝拉米(Bellamy’s Organic),在其一新款“果泥”的商品标签中也标注了“本产品没有任何成分来自于中国”字样。

当时,贝拉米的澳洲总部如此解释:

这句声明就是标注给中国顾客看的,是为了让中国顾客能放心购买。他们知道中国家长非常担心孩子的食品安全,在包装上添加声明是为了告知中国家长产品的成分来源,食用该产品不会让孩子接触来自中国的原料。

早在2007年,英国因健康和安全担忧而召回的商品数目增长22%,被下架的食品、饮料、药品和其他产品达到 192种,而其中大部份被召回的问题产品来源于中国。

“中国成分意味着不安全”,这就是中国食品和原料在国际上留下的印象。未必是事实,但很遗憾,许多人就是这么认为。

4对中国产品最不放心的也许就是中国人

正如Honest Kitchen品牌创始人Postins和贝拉美总部所说,许多中国客户也希望购买的产品中不含来自中国的成分。

中国人对中国产品最不放心?乍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想一想中国内地数量庞大的“海淘族”,似乎也就不那么难理解了。

而在所有对中国产品不放心的人中,当父母的应该是最焦虑的那群人。上述报告显示,热衷于国外网站海淘的中国消费者中,“已婚有孩群体”占受访者的49%,是海外直购海淘族的主力军。

很多受访者表示,在成为父母前都觉得无所谓,但有了孩子后,就开始为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担忧,从此走上海淘之路。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抢购婴儿奶粉。虽然中国媒体一再指出,国产奶粉质量不比洋奶粉差,国产洋奶粉也未必不如原装奶粉,但这些父母仍然不为所动,执着地相信外国产品就是放心。

相比中国内地,人们认为香港、澳门和海外零售市场的婴儿奶粉质量更有保障。于是前些年发生了疯狂的抢购潮,一度造成港澳当地奶粉市场供应紧缺。2013年,香港专门修订进出口法规,限制每人每天携带出境的奶粉重量,目的就是为了限制中国内地民居到香港抢购奶粉。

为了安全,中国父母宁愿淘遍全世界。从北欧、美国到澳大利亚、新西兰,虽然到货时间很长,但只要产品安全有保障,时间在他们看来不是问题。

虽然海淘回来的很多日用品、各种服装及食品仍然是“中国制造”,但他们认为,抛开品牌款式不说,出口和内销的标准不一样,出口的产品会更安全,所以还是要海淘。

如今,在中国内地一线城市,越来越多年轻父母养起了名副其实的“洋”娃娃——孩子从吃的、穿的再到玩的,几乎全部用“洋”货。

这些父母的行为看起来或许很疯狂,但其实也很无奈。

原标题:加拿大卫生部:正式禁用中国相关药厂产品!成分致癌、生产不达标!


本文地址:https://www.24qq.cc/n59948c80.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评论: 加拿大正式禁用浙江华海制药厂产品!成分致癌、生产不达标!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578) 热点(2616) 新闻(13090) 国际(5165) 娱乐(4439)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399) 音乐(2082) 民生(3663) 行业(275) 财经(1617) 股票(363)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15)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29)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0) 养生(104) 医学(354)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398)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89) 社会(9796) 观点(1016) 房产(1098) 汽车(282)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22) 展会(4) 数码(208) 足球(222) 体育(1067) 教育(1367) 高校(1637) 法制(2179) 军事(550) 游戏(257) 小说(519) 美女(18967)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4)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59) 趣闻(179) 历史(364) 人物(92)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