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2017届女生和女老师的遭遇给学子们敲醒了警钟:若继续沉默,只能成为待宰羔羊。2018年5月4日,青年节的时候,女生们实名给中大纪委寄出了五个当事人的举报信。
女生们的举报在学院里传开,支持当事人的学生们自主成立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反性骚扰小组”(下称小组),草拟了建议信并半公开征集联署,很快把《人类学系学子关于本系的舆论事件及加快建立本院反性骚扰机制的建议信》发送至院长、副院长、系主任的邮箱。
学生们提出,他们查阅了《中山大学学生手册》、《中山大学学生申诉处理暂行办法》以及附录中的《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都没有找到关于性骚扰问题向何处申诉、哪个机构/部门负责处理、如何处理等信息。“文件多,却都没有实质操作意义”。
他们还查阅了《中山大学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文件中确实有指出纪检监察部门负责接收师德相关的举报:“只是,我们发现,里面邮箱负责人都不知道是谁;查到的联系电话,大多是党政办公室的电话,也是外部联系社人院的联系通路,其繁忙程度可想而知。在无专人负责、事务繁杂的情况下,我们有理由质疑,通过这部电话进行的申诉能否得到重视和处理。”
小组建议,尽快出台有效的校园反性骚扰机制,进行性骚扰的师生教育、田野行前培训;在院系层面设立公开渠道接受关于性骚扰的投诉举报、设立专门的负责人受理相关事宜等。
还有中大学生在“为学校发展规划建言献策之‘十大提案’活动”中上交了“关于中山大学师风师德规范细则的建议”的提案,提案详细分析了《中山大学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和《中山大学教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指出,“中山大学在制度层面上已经有师德建设与师德考核制度,但既存的不同制度之间的重叠、区分甚至相互矛盾,不同渠道的程序的复杂,都让受害者望而却步,让既有的好制度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然而,提案上交后,一些校领导多次找了提交提案的学子们谈话,表示提案做得很好,但“这个话题太敏感不宜公开讨论”,甚至拒绝了让学生公开对提案进行答辩,在提案优秀奖的奖状上,也不能出现提案具体名称。
我联系中大相关部门对张鹏性骚扰事件以及学子们对反性骚扰机制的建议和提案进行回应,对方表示“不能接受采访,所有采访通过中大宣传部”。我于7月5日、6日的上午和下午的办公时间,分别打了4次电话致电中大宣传部,一直无人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