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睡倒手术室很常见
6月29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晶突然在家中晕倒,送院抢救后因心脏疾病不幸逝世。据李晶同事说,端午他连续值班48小时,之后一直没休息过。
记者调查发现,大医院医生更容易过劳,急诊、外科、心内科、儿科、妇产科等热门科室更是重灾区。两年内全国已有约 15 名麻醉医生猝死,而且很多都是年龄在35岁至55岁间的业务骨干。
两成医生曾连续工作48小时
我国劳动法规定,每周工作时长不超过44小时。但69.2% 的医生每周工作时间超过 50 小时。 目前国内近半数医生每周至少要上一个夜班,八成人中午休息不超过半个小时,不少人午饭及午休时间只有10分钟。几乎所有医生都曾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半数人曾连续工作超过36小时,约两成医生曾连续工作48小时以上。
除了工作强度大,医患关系紧张也让医生压力山大。北京一家三甲医院做过调查,41.5%的受访医生受过患者或家属的责备,2.3%的人被患者或家属殴打过。
目前约有半数的医生都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35岁以上男性医生高血压患病率已是健康人群的两倍。
80%猝死案例起因是心脏病
过劳近年常跟猝死捆绑在一起,”过劳死八大讯号“还曾刷上热搜榜。但在临床医生看来,这些都是伪科普,八大讯号算是亚健康征兆,是身体疲劳的警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海鹰透露,这些症状在人群中的发生率非常高,对过劳死而言,并没有参考价值,“若说直接导致死亡,未免有些夸张了”。
近八成猝死者存在心脏方面的问题,老年人猝死多与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有关。而年轻人猝死,常见的是肥厚性心肌病、马凡氏综合征、离子通道病变等心脏问题。上班族如果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一旦过劳会容易诱发心肌梗死、脑出血,导致猝死。
哪些是真正需要关注的猝死信号?
●家族历史中曾有年轻家庭成员在不明原因下突然猝死
●运动﹑激动或受惊吓时曾有昏厥(晕厥)状况
●运动时有恒常或不寻常的胸闷或气喘
●有心脏病史,例如冠心病、出现过早期心绞痛等症状
中国每年心脏性猝死55万人
中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近55万,2012年平均每天上千人因各种病因猝死。在国外,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可以达到20%-30%,而国内仅2%。
防猝死,抓紧7分钟“黄金抢救时间”
猝死前7分钟,最好是4-5分钟,是最后的黄金抢救时间。医生介绍,一旦超过10分钟,抢救成功率就很低,每延迟一分钟抢救,成功率就下降7%-10%。
遇到突然倒地或可能发生猝死的人,第一要大声喊他,看有没有反应、手脚是否可以活动、是否有呻吟、有没有睁开眼睛、有没有和你说话,这些主要是看有没有生命迹象,是清醒还是昏迷。
第二判断有没有呼吸。这里存在一个误区,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呼吸,习惯直接把手放在鼻子下方看是否有气,但这样的判断并不准确。正确的方法是看胸扩,即胸腹部有没有上下起伏,这比用手感受到的更准确,“如果没有呼吸,说明可能发生心脏骤停”。
拨打急救电话不要慌乱,信息要完整表述,比如:“这里有一个人,35岁,突然倒在地上,叫他不应,他的胸口和腹部没有起伏运动,可能发生心脏骤停”。
原标题:广州急诊医生猝死 过劳族别再被伪猝死科普骗